70年了,他替父亲和儿子,再看一次阅兵!
天安门广场上,人潮涌动。我坐在观礼台上,手里紧紧地攥着两张泛黄的黑白照片。一张是父亲的,英气逼人,穿着军装,胸前的奖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;另一张是儿子的,笑容灿烂,同样是军装,眼神里满是年轻人的朝气。
父亲是抗美援朝的老兵,他活着的时候,总爱给我们讲当年战场上的故事。他说,他们那一代人,就是国家的铜墙铁壁,用血肉之躯,守住了我们的家园。1959年,新中国成立十周年,父亲参加了那次阅兵。他告诉我,当他走过天安门广场时,心里的骄傲和激动,比打赢一场仗还要强烈。
后来,儿子也当了兵。他从小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,对军人这个职业充满了敬仰。入伍那天,儿子拍着胸脯向我保证:“爸,我一定会像爷爷一样,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!”
然而,天不遂人愿。父亲在几年前离世,没能看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盛大阅兵。而我的儿子,在一次执行任务中,为了保护战友,壮烈牺牲。
当部队的人把儿子牺牲的消息告诉我时,我整个人都懵了。我不敢相信,那个活泼阳光、总爱跟我开玩笑的儿子,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。我抱着儿子的遗物,痛哭失声。我觉得,我的天塌了。
拿着照片看阅兵,不是悲伤,是骄傲!
直到我收到参加阅兵观礼的邀请函。那一刻,我才从巨大的悲伤中清醒过来。这是国家对我们家的认可,是对父亲和儿子付出的肯定。
我决定,我要替他们去!我要替父亲,再看一次他当年走过的路;我要替儿子,亲眼见证他为之奋斗的强大祖国。
我把父亲和儿子的照片装进胸前的口袋,那两张照片就像两个沉甸甸的勋章,挂在我的心口。当三军仪仗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时,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。我想起了父亲当年讲的“铜墙铁壁”,又想起了儿子牺牲时的那句“为了保护战友”。
眼前的盛世,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。这不是悲伤,而是最深的骄傲!
当战机编队从头顶呼啸而过,天空划出一道道绚烂的彩虹,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和儿子在云端向我微笑。他们都在看着,看着这个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家园,正变得越来越好。
那一刻,我真切地感受到,他们从来没有离开。他们的精神,已经融入了这片土地,融入了新一代军人的血脉。
我将照片紧紧贴在胸口,向着阅兵的方向,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。这个军礼,是替我,替我的父亲,替我的儿子,敬给这盛世,敬给所有为国家付出过的人。